战略理论发展脉络梳理

一、战略理论研究目的

 

有关战略管理的文献浩如烟海,众多理论与观点在管理实践中经历了检验。尽管如此,这些理论往往如同盲人摸象的比喻,不少学派的独特观点只是聚焦于战略形成的某一方面,仅从特定角度探讨战略的形成。但是从科学实践的观点看,战略制定需要科学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否则片面的理论应用可能引发战略制定的不合理性及不完整性。

 

二、战略的定义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术语,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1965年,美国战略学家安索夫将此概念引入商业领域,将其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他的定义是“一个组织如何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方案的拟定和评价,以及最终实施的方案”。然而,当询问企业家过去五年的实际战略时,多数人乐于回答这个问题,却忽略了他们所描述的是实际发展的模式,非预先规划的计划。因此,战略的含义或定义因角度而异。明茨伯格提出战略至少可以从五个层面来理解,著名的5P模型即由此而来。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视角下看,战略构建呈现为一项精心设计的计划;而回顾企业的历史轨迹,战略则显现出一种历史发展模式。如果从产业层面来看,战略定位成为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关键坐标。在企业内部视角,战略转化为指导行动的核心观念。此外,战略亦可以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实施的策略性举措。这些维度共同构成了对企业战略的全面理解。

 

三、战略理论的发展历程

 

关于战略的界定,尚未有统一的界定;而在战略理论的领域内,更是呈现出众多学派的激烈辩论,可谓百家争鸣。为深入理解战略理论的演变,本文将依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阐述。

 

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形成于60年代, 1962年,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D.ChandlerJr.)发表了其开创性作品《战略与结构:美国企业史的若干篇章》,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结构跟随战略”。

 

20世纪70年代属于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它孕育了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派。

 

一是设计学派将战略构建视为孵化过程,一种深思熟虑的思维活动,强调企业必须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创立了著名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战略分析模型,这一模型至今依然是咨询领域的常用工具。

 

二是计划学派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伊戈尔·安索夫领衔,认为战略管理是一个领导主导、计划人员参与的有意识、有序、系统化的规划过程,其中战略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这一过程可以细分为明确的步骤,每一步骤都能够进行详尽的阐述。

 

这两大学派共同的核心理念在于,企业战略的起点是对环境的适应。

 

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引领了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迅速在战略管理领域取得了权威地位。波特教授深入洞察到企业战略的核心在于赢得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受到两大要素的影响:一是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潜力,即行业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波特教授提出的五力模型为企业识别和塑造在产业中的地位提供了框架,使企业能够通过选择并实施基本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在过去二十年间,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理论赢得了战略管理学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外部环境分析和战略选项激发中最为核心和广泛应用的模型。然而,该模型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对内部因素的轻视也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引领了企业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呈现出复杂且不可预测的特征。为应对这一挑战,众多企业将关注点从外部市场机会转向内部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在此背景下,以沃纳菲尔特为代表的资源学派提出了开创性的观点,即企业的竞争战略应当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其战略资源,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的焦点转移至如何挖掘及有效利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知识(技术),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资源学派的理论受到广泛关注,但关于企业战略是否应仅围绕资源展开的讨论并未停止。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标志着对核心能力研究的兴起,并催生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该学派的理论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维持竞争优势和实现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它倡导企业应基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具备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内发展业务,避免因追随产业吸引力而导致盲目多元化,进而涉足与企业核心能力不相关的领域。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普遍建立在激烈竞争的基础之上,然而随着90年代中期产业环境的日趋动态化、技术革新的加速、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以及顾客需求的持续多样化,企业开始认识到,若欲实现发展,不仅需要增强自身能力,还必须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合作型经济群体。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传统竞争,逐渐成为90年代后期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焦点。

 

战略联盟理论率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强调竞争与合作的并行,认为竞争优势是基于自身优势与他人优势结合的结果。尽管这一理论存在固有缺陷,且基于竞争的合作模式有待完善,但它标志着战略管理思想的一次重要转变。美国学者穆尔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中,标志着战略理论的重大突破。他采用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视角,重新解读市场中的企业活动,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创新概念,打破了传统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战略理论局限,倡导“共同进化”。在这种模式下,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发展新的循环,而非局限于传统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

 

进入21世纪,全球学术界对于战略理论的深入探讨持续显现出浓厚兴趣。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明确指出,资源基础观与动态能力理论受到日益增加的关注,而曾经占据战略研究核心地位的波特理论已逐步淡出学术视野。这一趋势映射出一个现实:在当下产业界限日趋模糊的背景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跨界竞争已成为新的常态,传统的行业分析在战略决策中的指导作用正逐渐减弱。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的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产业经济学,正在向社会学、行为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见解让步。组织社会学新制度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基于社会学的研究,以及企业家学派的客户价值理论等基于行为学的研究,显著增强了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程度。

 

未来随着多元学科的融合与交汇,战略管理领域的边界不断扩展,预计将会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咨 询 中 国 · 智 惠 四 海

全国统一业务电话:400-800-0139